护肤可以说是门玄学,关于护肤一直都有很多流言,什么烟酰胺长毛啊、皮肤不耐受啊、刷酸啊…
其实好多护肤没那么可怕,只要平常心对待就好,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刷酸☟
像我们皮肤的正常代谢周期是 28 天,但随着年龄增长、饮食不当和环境变化这些情况的产生,会导致皮肤代谢周期的混乱。
而刷酸就像是让代谢周期重启一样,去除皮肤上堆积的老旧角质层,加快皮肤自身代谢继而达到稳定。
也就是说,如果想改善皮肤粗糙、黑头、闭口和细化皮肤纹理,那就刷酸吧!(此处请大声的喊出来)
只是刷酸更适合油皮,尤其是脸上有痘痘闭口这种瑕疵皮。干皮和敏感皮虽说不是不能用,但是要加十万倍的小心。
不过刷酸在护肤里算是比较考验使用技术的,所以在刷酸之前,就必须先做好关于酸的种类、浓度的功课。
刷「酸」都有哪几种?
不是所有带酸的涂脸上都叫刷酸,例如曲酸是美白剂,阿魏酸算是抗氧化剂,还有抗坏血酸和透明质酸等,都不是用来刷酸的~
刷酸是一种化学焕肤方法,通常用有剥脱作用的酸类或需要小心使用的酸类,目前护肤品中常见的就是果酸类、水杨酸类、维A酸类和壬二酸。
一般讲刷酸分为日常刷酸和医疗刷酸。
日常刷酸:通过涂含低浓度果酸或水杨酸成分护肤品达到去角质、改善皮肤暗沉、提亮肤色的作用,属于浅中层化学换肤。
医美刷酸:在专业医美机构中进行化学焕肤,使用高浓度果酸/水杨酸/复合酸剥离皮肤角质,促进胶原蛋白再生,达到重新塑造作用。
几种常用的「酸」是什么?
果酸类:浅表剥脱代表
果酸的种类很多,大多数都是从食物中提取的有机酸。比较常见的有:杏仁酸、柠檬酸、乳酸和甘醇酸等等。
果酸具有水溶性,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剥落角质,进而提亮肤色、祛除暗沉,效果也很明显。
主要是通过减少角化细胞间的连接来去除角质,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。
果酸经过多年研究,目前已经有四代,不过渗透性最好、效果最明显的还是我们熟悉的第一代,也就是杏仁酸、柠檬酸这些。
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,就是刺激性大,容易皮肤不耐受。
医美刷酸通常是从 20% 开始,根据皮肤耐受性逐步升高,而日常护肤品中的浓度在 0.2%—2 % 之间,PH值越低,效果越明显。
水杨酸类:油痘皮的亲妈
水杨酸来源于柳树皮,自带脂溶性,能够松动角栓、控制油脂分泌,而且还能抑菌抗炎,可以说是油痘皮的亲妈了。
市面上大多祛痘产品里水杨酸都是 C 位主角,一般护肤品里的添加浓度在0.5%~2%之间,医疗级别的水杨酸会用到 30% 左右。
有些洗发水、洗面奶里也会加水杨酸,毕竟它还有抗炎抑菌的功效嘛~
维A酸类:低浓度也很刚
在国内,A酸本身是处方药,低浓度维A酸可以加速角质层的剥离,可直接用于痤疮治疗。
去皮肤科看痤疮什么的,医生十有八九会给你开A酸类的药物。
不过它一定要谨遵医嘱,医生让你怎么用就怎么用,千万别自己瞎捣鼓,不然用出问题更麻烦。
普通护肤品中不会加A酸,一般都是用A醇这种相对温和的维A衍生物,A醇也能在角质层内转化成A酸,起到抗老、增加表皮厚度等作用。
在1%— 5 %高浓度的维 A 酸则作为剥脱剂,不过这种剥脱在医美行业用的也不多。
复合酸:大于2的奇效就是它
常见的酸里还有复合酸,它可以综合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酸,相互合作,加速渗透,还能减少不良反应。
刷酸前的准备
所有酸类产品使用前,都要在手腕内侧或耳后先试用(就跟皮试一样)。
24小时后确认有没有不良反应,没有再在脸上使用,建议少量+低频率+随时观察皮肤状态。
刷酸后的护肤
刷酸不需要避光,手机也能正常用,但要避开阳光,更需要注意防晒。
一周内不要用去角质清洁产品和洁面仪,一定要注重保湿!!
一般4—6个星期做一次刷酸就可以,见好就收,千万别上瘾~
今天的内容就要这里啦~
推荐阅读:旗龙网